互联网+正在上演一场“大跃进”
更新时间:2015-03-20 作者:dede58.com
两会将“互联网+”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,这引发了投资者对互联网+概念股的追捧。基金经理们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,谈到“互联网+”貌似人人都是专家,比如,很多基金经理都认为互联网+就是让互联网成为传统产业的内核。这个总结的确很棒,很贴切。
而作为一名互联网人,对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这个“风口”,并没有基金经理那种新鲜感,也可能是一路走来看的太多。早在2010年我就曾写过一本书《融合之道》(机械工业出版社),在开篇就曾谈到“互联网是产业融合的催化剂”。经过长久的观察,我对于“互联网+”的新认知包括三个层面:是部分传统产业升级的催化剂、是传统服务业从业者的噩梦、互联网+存在严重泡沫。
互联网+,帮助部分传统产业升级
其实,并非所有产业都会受益“互联网+”,只有那些具有难以颠覆的技术、资源、平台的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才能得到升级。比如,家电、医疗、制造这些产业。
家电产业可以依靠互联网实现联网、智能控制;医疗产业,可以实现智慧医疗;制造业可以实现机器人生产和精益生产。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的是,智能家电的升级是否可以带来传统家电企业营收的增加?小米公司称做手机硬件可以低利润,依靠增值服务赚钱。那么,家电联网后,可以依靠增值服务赚钱么?暂时还看不到盈利的机会,只是增加了成本而已。
而这些比较“重”的产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,互联网能否有效提升这些支柱产业的生产效率、利润率以及增加就业岗位成为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。从目前来看,互联网对支柱型传统产业的影响微乎其微。
因为支柱产业的升级不能靠互联网,而是靠核心技术的突破。但是我们发现当前在通信技术、芯片技术、软件技术、能源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都处于缓慢前进,甚至都在吃多年的“老本”,比如,4G、5G的核心专利仍然是90年代的技术。